Saturday, September 22, 2012
為什麼很多攝影師鍾情定焦鏡頭? (轉載)
為什麼很多攝影師鍾情定焦鏡頭?
一鏡走天下,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你拍攝的對像是什麼。在一機一鏡的定義中,不存在變焦鏡頭的內容。如果講變焦鏡頭的話,也就沒有一機一鏡的定義。卡蒂埃-布勒松是一機一鏡的典範,寇德卡也是,他曾經長期使用一枚25毫米鏡頭。一般來說,人文領域及特定的拍攝內容,一機一鏡足夠用。商業攝影中,一機一鏡的情況非常罕見,但也不是沒有。新聞攝影中這種情況就基本沒有了。
人文領域的拍攝,一般來說,主要以三枚鏡頭為主:28、35、50。
尼康曾想高價收購拍攝世界名人的鄧偉手中的那枚標頭。一般來說,選擇標頭,是以環境人像為主。 35毫米鏡頭人像與環境兼顧,28毫米鏡頭主要以環境介紹為主。象寇德卡拍攝吉普賽人,介紹吉普賽人的生活環境,是襯托主題主要手法,所以他選擇25毫米鏡頭的廣角。
有人說變焦鏡頭很方便為什麼還要買定焦?定焦能做的變焦也能做的啊。表面看是這麼個道理,實際使用中完全兩種感覺。我們知道,西洋畫中,素描是基本功,那麼,攝影有沒有基本功?我的理解,攝影的基本功就在這個一機一鏡中。我們有時候講鏡頭感,什麼是鏡頭感?布勒松說:“攝影家的眼睛,永遠都在評估出現在他眼前的事物。他只須移動1毫米的幾分之一,便可以把線條吻合起來。他只須稍微屈膝,便可以將透視改變。把照相機放置在離主體近一些或遠一些,他便可以刻畫出某一細節——這細節,既可能相得益彰,也可能喧賓奪主。然而,對照片進行構圖所需的時間,幾乎是跟按動快門的時間一樣的短,因為兩者同是條件反射而已。” 所謂的鏡頭感,就是“條件反射”四個字。長期使用某一焦段的鏡頭,譬如標頭,你就學會用標頭的眼光看世界。開始的時候你還需要用手搭個方框筆劃一下才能確定取景的範疇,熟能生巧後,一眼看過去,就知道拍攝的內容是哪些。
比較毀人的是開始就使用變焦鏡頭。用變焦鏡頭培養鏡頭感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拍攝不僅僅是焦距的問題,拍攝最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拍攝的這個過程。比如你想拍攝礦工的生活,場景是幾個礦工兄弟在炕上喝酒,屋內環境比較簡陋。在拍攝這個場景時,首先你要先找光,光是攝影的生命,你要看,我的光在哪裡,最強的光線打在哪裡,在這種環境拍攝,光比很大,所以你必須要有取捨。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要找位置,比如你用28毫米鏡頭,F8,4米外全清晰,但屋裡容不下這個距離,所以你要走兩步,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景深。景深是什麼?景深就是空間感。景深可以非常非常非常切實地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看。用普通話說,光圈先決決定一切。 (談到光圈,這是一個基本功。比如標頭,一般的練習,是在五米之內,用各種光圈拍攝物體,一米下各種光圈組合的景深是多少,兩米是多少.. .雖然鏡頭上有景深指示,但你還是要去練,這個過程很關鍵,你要把這種烙印烙在腦子裡。我們有時候講藝術的創作,你連景深的範圍心中都沒有數,怎麼去創作?)第三步,就是所謂的決定性瞬間,在恰當的時間裡按下快門。高潮會在某個瞬間降臨。
一幅好片子有沒有,按下快門的瞬間就知道了。有人說膠片要等到沖洗出來才知道結果,那是你基本功不紮實的緣故。現在的時尚是用數碼相機,如果說拍完了還得低頭去看LCD,那是你濫竽充數的結果。從來沒有一種藝術,可以在數量中找到質量。
一機一鏡,開始的時候和訓練自己的鏡頭感有關。無論你用什麼機器,膠片還是數碼,訓練的過程都是艱苦的,如果你用的是35毫米鏡頭,那麼你就時刻要用35毫米的取景範圍看任何東西。看的時候要注意,先看畫面的四個角,然後再看中心的內容。這個過程很關鍵,要養成這個好習慣:先看四角。要用攝影師的眼光看世界。如果你是用35毫米鏡頭的,那麼,這個世界就是35毫米焦距的世界——直到你成為大師,這個世界才能再次向你敞開。
看完我上述碼的字,你就會知道,用變焦鏡頭培養鏡頭感,是件多麼龐大的工程。不是說不可以,不過按照一般的規律,天才總是你旁邊那個的人。變焦派的焦慮是,有些東西拍不下來怎麼辦? (其實變焦用久了,你也會發現,自己總是不自覺地偏好某一個焦段的拍攝。)這個事情一點也不矛盾。對於使用定焦鏡頭的人,沒有拍不下的內容,關鍵是你想怎麼拍。還是拿拍攝屋內礦工的場景打比方,用50的標頭照顧不了環境的介紹了,怎麼辦?沒有什麼好怎麼辦的,改變原來的拍攝思路,改拍特寫或者其他。取捨只在一忽悠間。誰也沒有規定,一幅好的照片,一定一定要是什麼什麼的模式。模式是你自己制訂的。變焦在學習的階段,特別限制人的思路,這也是我不主張在初學攝影的那幾年,用變焦頭的緣故,因為你總是會試圖用一種模式拍攝所有的內容,所以拍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除了家裡的高跟鞋,你已經找不到新的視覺;你開始把興趣轉到攝影器材上,然後你就會發現,玩玩器材做個逍遙派在有米的日子裡也是很快樂的事情。所有這一切,有可能僅僅是因為,從始至終,你都沒有掌握自己的鏡頭感,你一直都在攝影的大門外徘徊,儘管你握著1670萬像素的馬克兔,但是那個,只和你的腰包有關。數碼的危險性還在於,你可能更多地關注PS的技巧,而忘記了素材的來源。所有的素材都要求經過你那獨一無二久經訓練的攝影師的眼光來裁剪。
一機一鏡,怎麼用都夠了。
1、“一鏡”可行嗎?
2、“一鏡”會不會比“兩三鏡”有明顯的劣勢?會不會失去很多出好片的機會?
3、“一鏡”應該選擇定焦頭還是變焦頭?
4、“一鏡”選擇什麼焦段為好?
一鏡當然可行了,比如活著的大師寇德卡和他的25毫米鏡頭,他早期的成名作基本都是拜這枚二手的鏡頭所賜。一鏡和多鏡比,不是說有什麼優勢或劣勢,純粹是一種拍攝習慣,一種視覺,甚至可以說是刻意地追求一種拍攝的風格。我們所說的一鏡都是指定焦鏡頭,至於說焦段,通常選擇“一鏡”的,拍攝的對像大多屬於社會學、人文學領域的內容,一般的選擇就是我提到的那三個焦段:28、35、50。風光攝影及其他,不在討論範圍內。
選擇的順序,我的理解是:50、28、35。越是廣角越難拍。有時候我們聽腕說,這個角度太廣了,我控制不住。這句話實際上可能牽扯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自身情感的因素,每個人都有自己熟悉的那個套路,在自己熟悉的空間構成範圍內,用自己熟悉的形式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比如布勒松,我們研究他的片子,會發現老兄對F8有特殊的喜好,脫離這個套路(或者說風格),就需要有昇華的契機和理由,為什麼要這麼拍,你要說服你自己才行。另外一個問題是,一張片子,是用光、拍攝的主體、空間的構成這三個攝影要素來表述,這就必然牽扯到三者間有效的排序和控制的問題。談到控制,一機一鏡主義者對空間的形態和形式有近乎偏執的控制,還是拿布勒松打比方,這個老兄從來不對照片進行剪裁,他認為在按動快門的那一瞬間,一切物體的排列,都已呈現完美的秩序。
對於用慣了28毫米鏡頭的人來說,24毫米可能是真的太廣了,而且一般來講,在人文學題材的拍攝中,28毫米鏡頭的視覺可能更為大眾所接受,是一種“公眾的空間”。關鍵是,“廣”的要求很高,對個人的藝術造詣、對社會學的理解、對美學的理解,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而技術的因素,在這裡,則是很小的一個因素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比如在布勒松50毫米鏡頭下拍攝的內容,其中諸多的要素排列接近完美的話,放在更廣的視覺裡,比如在28毫米鏡頭的視覺裡,可能就會因為多出的那些因素,使畫面變得雜亂無章。
28毫米不是極限,但突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50毫米鏡頭,是培養攝影師基本素質的最佳搖籃。在這個焦段中我們會初步感受到空間感對我們意識的深遠影響。通過這個焦段,我們開始學習看世界。時空的間隔,歷史的痕跡,行人與物體,城市與角落,等等的一切,你都要將之關聯,要用這樣一種基本可以突出主體的焦段描寫來概括化的視覺,將這一切關聯。你開始琢磨,創造力是怎樣一種力。這個階段裡,重要的是培養自己對結構空間的理解。開始的時候可以從攝影學的平面構圖,比如黃金分割法什麼的學起,隨後你就可以把這種分割想像成立體的魔方,立體魔方式的構圖方式可能會起到更多的幫助作用。攝影從來就不是平面的藝術,在攝影的構圖中,你必須要用“立體”的思維方式去想像。簡單地說,比如拍攝一個人,你可以把他想像成在立體魔方中的一個點,然後你運動思維,沿著魔方的各個角度看一遍,你的工作,就是要尋找到那個“最佳的拍攝點”。要養成這樣的一個好習慣,見到你的拍攝的對象時,迅速地觀察一下周圍的環境,把周圍的環境變成一個立體的大魔方,然後你就開始想像,把這個拍攝的對象,置於什麼點上;對你來說,就是從什麼角度什麼機位去按動快門。這樣使用上一年或者兩年以後,你對自己的風格,就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所謂的風格,就是視覺習慣而已,你就會明白,自己可能更擅長使用什麼焦段的鏡頭。如果有人對你說他根本不用這樣的一個過程來折磨自己,這種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有的人天生就有超乎常人的空間感,不過根據一般的常識規律,那個人,總是別人。
再說一下35毫米鏡頭。在人文攝影中,35毫米鏡頭,有著近乎完美的平衡感。 (許多人對徠卡的理解就是M機+35毫米鏡頭。)在攝影的過程中,有些東西是很私人的,比如我們一直在追尋的靈感。我有時候甚至想,35毫米鏡頭是否就是靈感的代名詞。攝影這種表現手段,實際上是用很內向的方式和觀眾溝通,必須藉助現實的物體影像,(而不是像畫家那樣可以自我創作)來表達自己的傾向。因此一個攝影師對鏡頭的視覺感受是非常重視的,一個好的攝影師,要有異於常人的空間感,在這個空間(一個焦段有一個焦段的空間感)裡的任何異動,譬如稍微蹲一下身體,或者向左移動兩厘米,你都要清晰地感受到變化的細節。
這是一個非常難用的焦段。相比較50毫米視覺下的特寫,35毫米鏡頭更要平衡28毫米空間的構成。 35毫米鏡頭是“大師的眼睛”,這個焦段用久了,慢慢地就容易理解事半功倍這個成語。關於這個焦段的理解,我還需要時間。先寫到這裡。
學習攝影,入門很重要。攝影不是拿起相機就按快門,按動之前,你要明白很多道理。有些道理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兩年,三年,或者更長的時間),然後才能知其所以然。要多看一些書籍,多看大師們傳下的圖片,同時要學習美學理論。如果你的志向是人文攝影,那麼你還要注意到,人文學是一門很深奧的科學,和人生的經歷、對世界的觀點和對人生的看法,都是緊密相聯的。
有機會的話,我們可以更多地探討一些空對空的話題。對於使用一機一鏡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從5米內學起。 5米是個很有意思的空間,而不僅僅是距離。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